发布时间:2021-11-12 来源地:天津上实电力
保证供应是电力系统的责任,当然最好能够满足所有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用电,但电力系统的能力不是无限的,缺电在个别时段、个别区域难以避免,今年多地的有序用电和东北的拉闸限电就是一个例子。电力系统是一个发供用一体的体系,也不一定单凭发电侧解决所有问题,换一个角度说,电力用户,特别是高耗能用户如果主动参与电力系统的调节,既能帮助解决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等问题,也能更有计划的组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就能够形成发、用两端双方受益的局面。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需要需求侧响应
在双碳背景下,风光电力大量接入电力系统,由于风光发电出力不可控,原来仅靠发电侧调峰实现电力系统实时的发、供、用平衡难度加大,需要建设大量基础保障性电源、储能等设施、投入巨大,通过电力用户合理的错峰、避峰和调节,不仅有利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组织,也能减轻建设调峰设施带来的资源投入,所以说需求侧响应是保证系统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正在全力推进建设的新型电力系统的一个突出特点。
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引导自备电厂、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高载能、工商业用户位列其中,明确了用户负荷也是可以用于系统调节的资源,指明了需求侧响应的工作方向。
工业用户具备需求侧响应的巨大潜力
从2021年1-9月的数据看,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1651亿千瓦时,制造业用电量30794亿千瓦时,接近用电量的一半,其中,化工、建材、钢铁和有色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6620亿千瓦时,占比近27%。与其他类型的用户相比,工业用户由于体量巨大蕴藏了极大的调节空间,挖掘并充分利用工业用户、特别是超过全社会用电量1/4的高载能用户的需求侧响应资源,将能够大幅降低电力系统调峰压力。
目前高载能行业参与需求侧响应并不多,但由于其巨大的用电量使其调节能力不容小觑,即使占比不大的调节范围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以电解铝行业为例,50万吨产能用电负荷约78万千瓦,即使调节范围10%,就能有7.8万千瓦的响应能力,比以几百、几千千瓦响应的其他类型负荷更加有效。
政策约束迫使用户改变用电方式
节约用电、合理用电是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有的措施,也是国家明确的政策导向,改变用户的用电方式,才能适应发电侧装机结构的变化。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受到的政策约束越来越严格,通过错峰、避峰等方式改变用电方式,降低用电成本,可以成为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一是电力的时间价值影响被放大,目前实行的峰谷分时电价,峰电的电价达到谷电的4倍,必然推高使用峰电产品的成本,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对电解铝、铁合金等对电价高度敏感的高载能产业,使用峰电的产品极有可能没钱可赚。
二是为实现能源“双控”目标,地方政府越来越多的把控制产品产量作为重要手段,目前已有多个省份通过有序用电促使高能耗企业限产,即使企业拥有合法的产能也不能完全发挥,以产量求效益的经营方式被迫改变。
三是电价引导高载能行业必须改变用电方式。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取消了电解铝的优惠电价,并按能耗逐步提高电价,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明确规定高耗能行业基准价上浮不受限制,浙江省对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和单位产品超能耗限额标准惩罚性电价征求意见,政策不仅在引导节能,也是在提醒高耗能企业改变经营理念和用电方式。
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可以得到激励和补偿
有序用电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电力需求侧管理,用户是被动的,缺乏有效激励和补偿,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毕竟只要停电就会打乱企业的生产组织秩序。而需求侧响应则是引入市场机制,通过补偿价格激励用户主动参与,使用户能够根据价格信号自愿地改变用电行为。
2014年开始,上海、江苏、浙江、天津、河南等地先后开展了市场化机制的电力需求响应工作。具备一定响应能力的工业用户、非工业用户、负荷聚合商等参与,形成削峰、填谷、紧急型、经济型、约定型、实时型等不同需求响应形式。对通过需求响应临时性减少(错避峰)的可中断负荷按照其响应类型和响应速度确定可中断负荷电价。用户由于主动参与需求侧响应获得了补偿,也能够在确知供电情况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保证生产经营组织的顺畅。
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也要“先立后破”
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绝不是简单的缺电时停产、电够时开工,需求侧响应要遵从“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特别是对生产工艺复杂、组织严密的联合企业来说,改变多年来形成的生产经营体系和组织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从人身安全、工序衔接、劳动组织、销售体系、设备全周期管理、全流程的经济性等多方面系统筹划,通过严密计划、精准调度、严格实施实现,有些行业提高响应能力还需要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只有做到“先立后破”,各方面准备充分了才能更好的实施。
受能源供应形势和政策的影响,企业的高产量未必能够带来高收益,对电力依赖程度高的企业经营理念、思路、方式更加需要颠覆性的转变,合理用电,参与需求侧响应既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需要,也将是企业自身发展转型的必要选择。